(资料图片)
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三校联合数字人文国际暑期工作坊将在北大燕园校区举办,这是数字人文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进展。该联合课程自2023年5月启动招生以来,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相信,该活动的持续举办,将有力推动数字人文在中国学领域的深度应用,培养出一批能有效利用数字方法和智能工具从事人文研究、并沟通中外学术界的学术菁英。为了让大家对该课程有更多了解,我们将在随后几周内对课程的筹备过程和授课讲师做详细介绍。
一、筹备过程介绍
中美高校联合举办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的设想是在2019年冬季由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席教授、著名国际汉学家包弼德先生(Prof. Peter Bol)访问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期间提议,后经北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老师与时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先生(Prof. Michael Szonyi)共同推动而确定的。该项合作因疫情阻隔而搁置了三年,但始终得到北大历史系邓小南先生和包弼德先生的坚定支持。王军老师于2023年3月赴哈佛短期访学,参加在哈佛大学举办的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东亚数字人文国际会议——Trade of Tools。经包老师提议,王军老师专门访问普林斯顿大学,并与东亚系田安先生(Prof. Anna Shields)议定三校共同筹办数字人文国际暑期课程的计划,课程将在三校间轮流举办。
首届课程将于2023年7月底8月初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举办。核心讲师由八位中美学者组成,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巴克内尔大学、杜伦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他们的学术背景涉及:中国历史、历史地理、思想史、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信息资源管理等,充分体现了数字人文这一领域的交叉性。在随后的两周时间内,我们将对这八位讲师的学术背景作详细介绍。本期首先介绍本课程的筹办人王军和苏祺老师。随后将介绍戴思哲(Joe Dennis)和叶桂林(Calvin Yeh)老师、陈松和德龙(Donald Sturgeon)老师、王长松和邱伟云老师。
二、讲师介绍
1. 王 军
计算机科学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数字人文、知识图谱、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等跨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他的研究工作曾得到美国OCLC/ALISE研究基金的支持。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点合作课题“中国儒家学术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学术成果发表于JASIST、JCDL、CIKM、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中文信息学报等期刊和会议。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王军老师近年来致力于促进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应用,在北京大学推动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2020年,他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中古史研究中心史睿、应用语言研究所苏祺、哲学系杨浩四位老师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带领实验室的同学们陆续研发了“宋元学案知识图谱”、“吾与点古籍智能处理平台”、“朱子年谱可视化系统”等数字人文原型系统,展示了数字技术在人文材料上的应用潜力。随后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字节跳动公司合作,研发了“历代目录集成分析系统”、“《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识典古籍”大众阅读平台等实用系统。在教学和学术活动方面,他和北大苏祺、袁晓如、杨浩、史睿等老师合作,筹办了“北京大学首届数字人文线上工作坊”、“北京大学首届数字人文作品展”、“2022年北京大学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等学术活动,使得数字人文理念深入人心。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支持下,他和兄弟院校合作,组建了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系列“古籍智能”研讨会,使得古籍智能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组织上述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的过程中,王军老师和历史、中文、考古、艺术、AI、软工等跨领域的专家有广泛的交流研讨。在本次工作坊中,他将基于北大数字人文中心的工作经验分享他对数字人文领域的理解,特别是如何应用智能手段对人文历史类资料进行重构。
2. 苏 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导,并兼聘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2017年获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曾获得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王选青年学者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苏祺老师教授计算概论、计算机实习、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课程,拥有丰富的跨学科教学经验。多篇论文发表于ACL、EMNLP、NAACL等自然语言处理顶会,以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Neural Networks等国际期刊。其当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发展面向古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文化研究等。
苏祺老师是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2020年数字人文线上工作坊、2022年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的筹办人,当前负责创建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与外语人才”证书项目。她带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的同学在古文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语料智能理解、语料库和语言模型构建、文化演化分析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在本届暑期工作坊上,她将讲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基于ChatGPT的语料分析方法。
️请注意,暑期工作坊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28日。
报名链接:https://t.ly/wW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