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校有4个到了55岁的老教师,4个老教师还很高姿态,表示到55岁就退休,不申请延迟退休。几个老教师是有延迟退休资格的,都是高级职称,按相关政策是可以延迟退休的。她们的表态高兴坏了几个排队等待评高职的中青年教师,排队靠前的老师甚至还请她们4个吃了送别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了一个暑假,不知怎的,4个老教师临时变了卦,又齐刷刷地上班了。给出的理由是:她们前面还有5个超过55岁没退休的前辈,她们退了,让她们5个情何以堪。再说,她们现在的工作不十分累,身体还承受得起;家里也没老人小孩需要她们照顾。

其实这都是粉饰,最主要的原因是退休后一年少工资得挣三分之一。

学校目前有9个延迟退休的老教师,如果她们不延迟,就会有9个中青年教师顶上她们空出来的职称指标,这对排队等待评职称的教师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

排队等待评高职的教师对这4个未退的老教师颇有微词:挣钱挣多少是多,就怕有命挣没命花,趁着还得的动,把没看的风景看看,把想做的做作做,难道自由不香吗?

4位老教师也满腹委屈,延迟退休是政策允许的,职称也是我努力评上的,我享受的是政策的红利,是我应得的,没妨碍到任何人。想当年,我评上职称都近五十岁了,挣高级职称工资没几年,你们现在才刚四十出头,急什么急?

是啊急什么急,为什么现在年轻教师这么迫切地评职称。

倒退十年,那时候老师们对于评职称还真没这么急躁,人人都很有耐心,一片和谐景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们开始焦躁的呢?

大约七年前,学校里两个年轻教师获得了省级奖励,恰逢那一年职称政策发生了变动:有省级及以上奖励的教师可以破格评高职。于是那两个不足四十岁的教师就评上了高职,工资立刻落下同教龄教师8、9百元,和没评上职称的近退休的老教师持平。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的天性,无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看到了这种不均,心里都长了草,原来评职称也可以不用论资排辈的,但那毕竟是个例,不具普适性。但老师们却从这个个案里看到职称对工资的影响,高职称就意味着高收入,评上职称可保后半生无忧。于是评上职称成了老师们最迫切的事。

老师们不具备破格的条件,就把希望寄托在老教师的退休上。

现在学校的高级职称指标已经饱和,只能等待老教师退休腾出指标,中青年教师才有希望,腾出几个补上几个,那些排队排在前几名的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而这些到了55不退,还要再延迟到六十的老教师就让年轻教师看着不爽了,因为她们一延迟就要等5年,而这5年当中,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等到老教师到六十岁退休的时候,不知道指标还轮到轮不到排队在前面的老师的身上还是另一回事,难怪她们着急。

其实中青年教师大可不必为职称殚精竭虑了,上级已经看到这种现象,正在积极解决,比如绩效工资不再搞平均主义,要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要和非一线教师拉开差距。这就是中青年教师提高待遇最好的机会。绩效工资拉开的差距一定会抵得上职称工资的待遇,这不正是年轻教师迫切希望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理想化的薪资制度吗?

评职称难吗?难,但难不等于不可能,实际上大家都那么难着,说明大家又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晋级结果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作为评上职称的老教师送给年轻教师几点建议:

一、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提升业务能力,为获得荣誉积攒实力。当业务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各种荣誉证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学校里确实存在着不公平,那是指段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荣誉授给谁都惹不出大争议。当你的实力绝对强,不公平就影响不到你了。

二、评职称没有捷径,不要以工作忙没时间写论文为借口,时间挤挤还是有的。中小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也确实需要老师终身学习,把学习当做自己终身的目标,坚持读教育方面的书籍,不但能提高育人能力,还提高写作水平,读得久了自然就有了心得体会,写下来,就是很好的论文素材。

三、评职称不要懈怠,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没过审,就气馁放弃。坚持评下去,一定会评上。

作者简介:来源鹂小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