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绿色中国北京4月24日电 (融媒体记者铁铮 通讯员吴丹 周毅为)从4月22日召开的环境伦理与生态公民学术论坛上获悉,生态公民研究在我国不断走向深入,《生态伦理学》教材正在加紧编写。
这次论坛是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伦理视域中的生态公民研究”课题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智科学技术研究评价中心编辑部、《生态伦理学》教材编委会主办的。
与会专家探讨交流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境遇下的环境伦理与生态公民观念的发展、《生态伦理学》教材编写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积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扩大生态伦理的道德边界,使伦理学由社会人际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通过对自然价值的阐发为生态伦理学的生长寻找理论支点,使人们通过对自然价值的不断重视而自愿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新时代的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而且也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规范。
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在总结时强调,从生态人走向生态公民是责任的赋能。环境伦理之于生态公民,更加体现生态道德从人之内在心性品质向人类外在实践规范的扩展。
清华大学教授卢风提出,人的现代化是重中之重,讲环境正义时应注重独立和整体性的结合发展,为生态伦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叶平强调,应注重绿色大学建设。广西大学教授杨通进认为,应面对生态公民建立制度,从个人行为走向集体行为,培养生态政治家。北京大学教授徐春论述了生态伦理学价值的重要性。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佟立介绍了生态哲学译丛新成果。
厦门大学教授徐朝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注重经济质量与效益、确保和改善生态质量前提下,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兼顾社会质量的发展。西北大学教授谢扬举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建设,因此中国不宜采用西方的话语。
东南大学教授陈爱华认为,生态伦理思维的功能有助于从生态伦理的视域解读问题。东南大学教授刘魁指出,中国的生态伦理具有人文色彩。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曹顺仙梳理了生态公民研究成果。吉林大学教授曲红梅提出,要重视探讨在生态伦理下如何实现人对科技的合理使用。江南大学副教授孙越提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写作中。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惠娜、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迟学芳、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夏承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彭光华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黄晓红、黑龙江大学副教授马成慧、杭州师范大学教师陈杨、北京林业大学教师蔡紫薇、宁波大学教师裴士军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李雪姣做了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