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涨不买跌。之前特斯拉主动发起价格战,接连几轮降价打得国产车企猝不及防,之后大量车企纷纷跟进降价。
这几天,特斯拉突然又涨价了。5月2日,特斯拉Model 3、Model Y全系车型均涨价2000元;5月5日,Model S和Model X售价上调1.9万元。
网友调侃,这时候刚提车的会去维权吗?因为此前特斯拉宣布降价时,总有老车主在网上叫苦、线下拉横幅,希望特斯拉能退差价,或是作出补偿。
(资料图片)
涨涨跌跌,是特斯拉的常规操作。专家认为,此次特斯拉涨价并非因成本压力,而是为3月份以来的车市价格战降温,有望刺激需求回暖。
不过,乘联会力挺特斯拉涨价,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乘联会先是指出,乘用车行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高利润行业,3月份汽车产销虽然恢复,但销售利润率只有4.7%,部分车企在吐血卖车,压力太大。
紧接着强调,世界上最严的国六B标准即将实施,对车企生产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减产降库存的结果,带来的是盈利较大损失。
最后,乘联会肯定了特斯拉的涨价行为,认为这是“很好的信号”,体现车企对经营质量的关注,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让消费者走出过度期待降价的预期,恢复正常的购买节奏。
诚然,价格战对企业杀伤力极大。在价格战中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能快速抢占市场,各大企业不断降低价格,直到一些中小玩家撑不住,被淘汰出局。
在价格战过程中,消费者一开始看起来是占了便宜的,但当市场被最终的胜利者垄断,消费者的苦日子就来了,涨价成为家常便饭,消费者也失去了选择权。外卖行业如是,出行行业亦如是。
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长期打价格战,随着利润减少,相应地就会减少在研发、管理等领域的投入。毕竟,资本是逐利的,没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不过特斯拉不大一样,每隔一段时间特斯拉就会降价几千、几万元,但它并未亏损。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说过,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但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特斯拉坚持以成本定价。
因为成本控制得比较低,所以特斯拉的利润空间比国产车大得多。马斯克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自信表示,尽管在一季度之初进行了大幅降价,但特斯拉的营业利润率依旧是行业内最好的。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22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25.39亿美元,同比减少22.59%;营业利润率降至11.4%,同比环比均有所降低。
即便特斯拉的利润率已经“缩水”,仍然远远超出其他车企。根据乘联会统计,2023年1~3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3.8%。行业平均水平和特斯拉之间的差距不小。
从乘联会的分析来看,现在汽车行业非常不容易,新能源车增长很快,但亏损也大,此前就有造车新势力诉苦称“卖一辆亏一辆”。而老牌燃油车倒是能够实现盈利,却又萎缩得很快,随着节能减排碳达峰要求的提出,燃油车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汽车行业淘汰赛持续加速,而价格战的背后,比拼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特斯拉此次涨价,或许会让其他车企短暂地松一口气。
但谁又能保证,特斯拉不会发起下一轮价格战呢?国产造车新势力们还是要多多修炼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