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先从行业看起,美国超市零售行业根据其发展状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代之前的业态萌发期。在1910年代之前,美国零售业都是以杂货铺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杂货铺往往都是专营某些或某类商品的小规模商店,顾客如果有多种商品购买需求,还需要前往多个商店才能购齐。第二阶段: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二战之后,伴随着婴儿潮的产生、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新型消费产品的研发及普及,超市行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此外,60 年代消费需求变化促折扣店兴起。第三阶段:1980年代至今的新业态产生阶段。随着美国经济增速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以及行业增速开始放缓,美国超市行业集中度也在提升,行业整合在加快。越来越多新型超市业态开始出现。例如以Costco 为代表的会员制仓储超市店。

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复盘沃尔玛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45-1962年:杂货店时期,为未来夯实基础。1945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结束二战军旅生涯后选择阿肯色州新港开始创业,并于当年9月开出第一家“5 分-1 角”杂货店,之后沃尔顿不断扩张,到1960年已有15家门店分布在本顿维尔周边。1960年后,沃尔顿向阿肯色州南部的密苏里州扩张,开出第一家2000平米的“沃尔顿家庭中心”,业态为大型杂货店,年销售额达200万美元并超过先前所有门店之和。

1962-1980年:折扣店乘风而起,成为区域龙头。折扣店在60年代逐渐兴起,7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1962年7月沃尔顿于罗杰斯城开立第一家折扣百货店并首次取名“沃尔玛”,1970年10月公司登录资本市场将 20%股票上市交易并融得495万美元。1978—1982年折扣百货发展势头减弱叠加经济大幅下滑,业内公司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局面,行业出清后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区域龙头享受集中度提升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

1981-1992年:坚持天天低价,多业态全国扩张。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导致总部位于田纳西州的Big-K零售公司亏损,120家门店被沃尔玛收购。并购Big-K后公司以卓越的速度推进扩张,1987年公司进入对手塔吉特的总部明尼苏达,到80年代末公司已向全美近25个州扩张,成为美国第三大但增长最快的零售公司。紧盯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而孵化更多业态:1983年设立山姆会员店、88年设立购物广场、98年开创社区店,每一步都是对零售市场理解的深化。

1992-2013年:扬帆出海,国际扩张。沃尔玛首先选择从最近的美洲市场开始发展,以中国为突破口切入亚洲,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欧洲市场。公司选择于1992年开始国际扩张并不仅仅因为美国市场将要饱和,而是沃尔玛自信已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零售公司管理方案,并且有充沛的自由现金和强大供应链能力可以支持全球扩张,提前解决美国市场饱和的问题。

纵观沃尔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沃尔玛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产品做到天天平价,运营做到高效,最后通过规模效应盈利”。

其一是农村包围城市和逐步填满的扩张战略。利用小镇开店策略,沃尔玛在缺竞争、有需求、低成本的环境中悄然成长,做到区域垄断;在进军城市中,把店开在城乡结合部,以低成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通过区域内的集中管理、采购、配送,使得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带来成本优势。

其二是全息化的强势供应链管理和领先全球的信息系统。沃尔玛采用高效的物流系统,依托整条无缝对接的供应链、配送中心、运输系统及信息系统,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带来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作为保障,做到1小时全球商品全盘点、随时了解销售情况。

股价及估值的历史变化。1972-2017年,沃尔玛的股价上涨了2511倍,复合年回报率19.0%;利润上涨了2892 倍,年复合增长率19.4%。

推荐内容